高效生物載體填料的作用原理
1、BOD5去除原理
高效生物載體填料采用特殊材質,具有親微生物性和親水性,比表面積大、掛膜速度快和操作簡便,其表面很容易形成高效的黏著性生物膜。
污染水體和高效生物載體填料表面生物膜的接觸過程中,通過對有機污染物的吸附、傳質、分解等環節,對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進行降解、轉化。
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一部分被微生物分解和轉化,最終形成各種代謝產物(CO2、H2O、礦化物等),同時為微生物的生長和代謝提供能量;另一部分有機物被微生物同化形成新的微生物組分,最終高效去除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
2、總氮去除原理
在高效生物載體填料基于短程和同步硝化反硝化機理去除總氮,在生態基表面形成生物膜的一個斷面上,由外及里形成了好氧、兼性厭氧和厭氧三種反應區。從而為氨化、硝化、反硝化細菌群落繁殖以及藻類生長創造適宜的條件,這種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高效生物載體填料按照脫氮原理,以微生物的結構組成為藍本研制的高效脫氮載體,親水親微生物性好,基于親和微生物性,生態基載體對專性菌的選擇固定化作用好,尤其是參與脫氮過程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 生態基從外至內,掛膜均勻,形成溶解氧梯度,生物膜外層為好氧菌、中間為缺氧菌和內層為厭氧菌,形成無數個微觀的A2/O工藝,發生短程和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從而高效去除總氮。
3、總磷去除原理
高效生物載體填料表面的微生物(如高效聚磷菌)過量攝取水體中的磷并將其同化為自身結構或轉化為穩定的礦化組織,沉積在底泥中,抑制其再釋放至水體中。
4、懸浮物去除原理
懸浮物分為有機組分與無機組分。通過曝氣沉砂可去除大顆粒無機組分,微細不易沉淀的膠體顆粒通過高效生物載體填料生物接觸氧化,去除小顆粒無機組分及有機組分:高效生物載體填料水下散開的簾狀絨毛結構,有效增加了膠體顆粒與生物載體的接觸面積,通過營造平緩的水利環境,增加了顆粒物與生物膜的接觸,促使曝氣沉砂部分未去除的小顆粒懸浮固體在此接觸過程中充分沉降。
另外高效生物載體填料具有很好的粘附與吸附作用,懸浮物中的有機組分被活性生物膜粘附,通過微生物的作用進行分解轉化,從而得到去除。
5、重金屬去除原理
高效生物載體填料對礦物質、重金屬具有超強的吸附和富集作用。一方面填料表面附著的大量微生物在與污染物充分接觸的過程中不斷吸收和富集重金屬;另一方面填料表面的生物膜產生大量的生物絮凝劑,將重金屬充分絮集。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新型生物活性焦吸附再生技術的應用范圍
- 高效生物載體填料的技術特點
- 高效生物載體填料介紹
- 高效生物載體填料的作用原理
- 顆粒生物焦介紹
- 活性炭吸附裝置的除污吸附類型
- 椰殼活性炭在廢氣處理中的應用
- 活性炭吸附裝置的除污原理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